首页 部门简介 组织工作 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先锋之歌 其它工作



     学习楷模
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记“全国师德标兵”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

    永恒的事业,
    创造自己崇拜的学生,
    沸腾的脑海
    振荡着“秀才培养出状元郎”;
    终生无悔的追求呵,
    开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格局,
    永不消逝的志向啊,
    展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摘自《理想之歌》(作者:林崇德)
 
    时光回溯,1960年5月。原本想当新时期“詹天佑”的林崇德,只为班主任对教育的热情和执著所感动,决意接过老师手中的教鞭,于是把所有大学入学志愿表上的志愿都填为“师范”。高中毕业前夕,林崇德用青春的激情,写了一首《理想之歌》,上面就是其中的几句。
    44年过去了,青春不在,但理想却化为现实。林崇德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一名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培养的51位博士被《北京日报》誉为“已成长为一支相当有成就的学术骨干队伍,在国内外也颇有影响”;他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被《中小学管理》杂志称为“点燃了我国现代基础教育的火种”;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教育家斯波克(B?Spock)相媲美,称他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家;而他自己获得了全国劳模和第二届“全国师德标兵”的称号。
怎样当好老师?这是他在几十年从教生涯中一直孜孜以求地思索的问题。林崇德教授认为做一个新世纪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就是要落实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提高师德与业务能力”,要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不断提高能力,砥砺品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
 
    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林崇德教授在自己的人生字典中首先给师德加上“师业”的注解,即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意识。
 
    凡是听过林崇德教授报告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林崇德所理解的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即使在“十年动乱”中的“天天读”时期,他每天都要背一条“语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直到今天,每当他新著出版,总是在扉页上写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他看来,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理想的认同、情感和行动。这就是师德第一个表现:“师业”。
敬业爱岗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教育实践中他反复地强调:一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的职业意识;二是献身于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三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职业实践;四是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牺牲精神。他常说,不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都不应该仅仅把教师的工作理解为养家糊口的陌生手段,而是更应该自觉地把它看成是教书育人的终生奋斗目标。每年新教师的上岗教育,学校总是请林崇德教授去做关于师德的报告,他指出,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教师,要把培养国家栋梁,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作为己任,把培养党政干部、科技骨干和杰出企业家应作为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重要任务。他在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后说:“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青少年学生一代是关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培养的博士生中,31位已晋升教授,24位和他一样当上了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们有三个特点,一是在业务上较为过硬,特聘教授、校级学术带头人大有人在,有的甚至担任国外名牌大学的教授。在最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所公布的821名专家名单中,就有他培养的两名博士;二是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2/3以上的学生被提为系、处或院以上干部,其中校级或司局级的领导有6人,还有2名学生被推荐为全国人大代表,其中一名为常委,还有一位已参加了中央党校副省部级后备干部学习班;三是具有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并出现了财产超过亿元的企业家。北京师范大学曾总结他指导博士生的特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以实际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更新为重点,以紧抓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基础,以感情投资为纽带,全面提高博士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林崇德教授在解释这个特点时谈了两点看法:一是博士点的学科建设,“硬件可达,软件难求”,即前者的建设具有短期性、可预测性,而后者的建设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不可预测性,博士生导师本身的学识修养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是软件建设的关键;二是作为导师的,要树立“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观念。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学生超过自己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否则一代不如一代,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有什么指望?林崇德教授风趣地说:“我从来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想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相反,他经常谈起这样一种理念,希望他的学生超过自己,也希望他的学生的学生超过他的学生,这就是他44年前的理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教育境界。林崇德教授的高足、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博士创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了林崇德教授没有做成的学科建设的大事,然而董奇副校长却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都是林老师的成果”。林崇德教授十分感动,他深深觉得,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教师“敬业爱岗”的根本性指标。他强调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才,做到责、权、利的统一。责,意味着教师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权,教师调动、影响新一代的积极性,决定着教师的素质高低;利,教育这种职业劳动,为社会培养文化、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教师的利益是与社会整体、国家利益以及服务对象——学生的利益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惟其如此,林崇德教授所在的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学术梯队建设,不仅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和学术队伍建设效仿的榜样,而且也被中国心理学界称为典范。
 
    展示“甘为人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让青年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前进”的师者风范。在林崇德教授对“师德”的定义中,“师爱”是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林崇德教授认为,如果把学校称为“德行的博物馆”,那么教师就是起着看守作用的“门卫”,看守着人类持续为之努力奋斗的东西——真理、美和正义。林崇德教授曾经当过13年中小学老师,1978年后他归队回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心理学教师,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2004年2月22日是他最高兴的一天,这一天,他担任中学第一任班主任的班级近30位学生到北京师范大学来看望他。他在聚会教室的黑板上写了两行字:“茶话半天叙别情,教书一生聚知音”。就在畅叙别情的过程中,他的学生、北京市东城区前副区长、现北京市城建集团副总,谈起一桩林老师早已记不起来的往事:“文革初期,我父亲作为公检法系统的一名基层干部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给揪了出来。自己尽管上了初中,但顽皮贪玩,在一次下乡劳动中,耍竹杆不小心捅下了毛主席像并碎成几瓣。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当地的贫下中农把我当作反革命分子押送到林老师那里。当时可把我吓坏了,我父亲的问题还没有定论,自己又当了反革命,我的弟弟妹妹不是要被株连了吗……那天,林老师当着贫下中农面把我批评了一顿,可后来从不提起此事,过了好一阵子,我才放心了……”围绕着这起“包庇”事件,他的学生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回忆当年林老师如何如何爱护学生,在场招待他们的林崇德教授的研究生说:“我们的老师现在仍然把对学生的爱放在他工作的首位”。
    从1986年到90年代中期,林崇德教授先后送出16个博士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或访问学者,15个学生按时回国。原国家教委有些干部感到很奇怪,当时2/3的留学人员都不能回国,为什么林某人回收率那么高?他们问这些学生为何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学生们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老师回来的”。他们又问林崇德教授“你有什么魅力吸引自己的学生?”他回答:“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我仅仅做了一点感情投资”。1994年一位佐治亚大学的教授邀请林崇德教授携夫人去美国讲学,答应提供往返机票,还付给一笔相当可观的美金。林崇德教授提出换博士生俞国良出国一年,将提供给他夫妇的费用转给这位博士生,那位美国教授临走时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有孔夫子思想的中国老师,这样对待学生,我深为感动,我回国后必须办成此事,若办不成,也对不起这样的中国老师。”林崇德教授把爱国主义思想与崇高的师德融为一体,以师爱真诚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出国博士生最需要关心的问题,他几乎都一一过问和操心,正是他这些点滴关爱,使学生们感到祖国亲人的温暖;又用同样的师爱真诚呼唤游子报效祖国,牵动着他们归国效力。可见,一切师德都是基于教师的人格。
    林崇德教授的独生儿子在他自己著作“后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从当今的社会价值观念来看,父亲实在太不值得。他总是强调他的事业心,也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他把热爱学生看作是其事业的核心。他一直提倡对其学生‘感情投资’,包括学习问题、工作问题、职称问题、婚姻问题、住房问题等等,使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牵扯进去,以致于母亲笑他说:‘你应该把家搬到单位里去,为你的学生做牛做马。’从一开始,我就不想也不应该去要求和分享这份神圣的感情,事实上他也不可能在我身上花太多的功夫。但作为他的儿子,我是十分理解的。” 所谓“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林崇德教授儿子对他的意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学生感情投资的点点滴滴。
    博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按理,带成年学生应该轻松一些。但了解林崇德教授的人都知道,他在这些大男大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绝不亚于中小学教师对待未成年的孩子。他常对学生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父辈,我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我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所以,学生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等问题不仅是他关心并付诸实际操作的问题,而且考虑得特别细,外地来京研究生没有自行车,他把自己的自行车让他骑;看到有人缺日常生活用品,他亲自指点去商店购买;有的研究生生活困难,他想方设法为他申请补助……师爱是绵延不绝的。对学生,林崇德教授不仅在他们求学期间给予慈父般的关怀,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后仍实行“跟踪服务”。为留校学生送去生活用品;为他们跑配偶的调动;帮助有的弟子的孩子解决“小饭桌”问题;为外地的学生考虑长远学科建设事宜……他的学生正是在这种师爱下成长,即使在国外工作的学生也心系祖国。正如他的弟子、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员教授张日昇博士说:“我每年要回国七、八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师是孕育这‘根’的土壤”;他另一个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称他为“不是父而胜于父”。
    凡是当过他学生的人都知道,“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他“师爱”的内涵。“爱”仅仅是他“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
    林崇德教授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做人”上的严格要求,因为一流人才的基础是砥砺一流品行,因此他强调爱国、信念,强调艰苦奋斗、厚德载物。他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亲自介绍了10余名研究生入党;每年新研究生入学迎新会上,他都坚持讲一个话题: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学生讲诚实、讲良心,做到仁义礼智信信中成名,温良恭俭让让中求利;平时他要求学生从具体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把做人与学业发展结合起来;他积极鼓励自己的研究生承担社会工作,他希望通过社会工作,锻炼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在思想道德上有追求,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另一个“严”,是治学要求上的“严”。他对学生学习上要求是高的、对他们辅导也是认真的。每当入学之初,他就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学生制定出明确的培养目标,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到学习态度、科研成果,甚至计算机能力、外语的学习都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学习和科研计划,定期汇报完成情况,不得稍有马虎。对于学生们的毕业论文,他更是悉心指导,从资料的选择、框架的确立,到数据的分析、结论的提出甚至文字的修饰,他无一不事必躬亲。有些学生的博士论文在他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竟改了二十多遍……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林崇德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数量、质量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是最高的。自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都要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有十位博士获此殊荣,其中两位是他的博士研究生(1999,2004)。
林崇德教授对“师爱”的性质做了这样的概括:“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视同仁的爱。他始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自己的学生则是神圣!他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他和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有这样的同感,那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毕生。这就是孔老夫子教诲的“亲其师”必然“信其道”的道理。
 
    “死水和活水”、“一桶水和一杯水”,是教育界对教师业务水平与学生知识水平之间关系的形象比喻,由此林崇德教授赋予“师德”以“师能”的内涵。
 
    林崇德教授曾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这样的观点:高校教师的信服威信直接取决于其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他以此激励和要求自己。林崇德以他脚踏实地的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为“师能”做了最好的诠释。
    在北京师范大学,每当有他的讲课或讲座,教室里总是满满当当的,连外系慕名而来的学生也说:“听林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把专业课讲好、讲活,其背后除了有作为一名教师数年甚至于几十年如一日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大胆实践外,更离不开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多年的辛勤积累。
    几十年来,除了教学,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去。一方面,他从事基础研究,并把自己的思维结构观点推向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使各项研究有科学的实验支撑,他于1985年5月协助他的恩师朱智贤教授白手起家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职务(1985-1999),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声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单位。以他为领军人物的该研究所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专家评价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点;1999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15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在2003年教育部的首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评审中,该所成为全国4个获得优等评价的研究机构之一);2002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中,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受到评审专家一致的高度评价,在全国心理学界以唯一的全票获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近年来研究所人均课题数、经费数、著作数、获奖数在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名列前茅。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所属的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含中科院和社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公布了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以林崇德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所属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
    另一方面,林崇德教授非常重视应用研究,把他自己的思维理论应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上去。从1978年开始他抓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班,至今已在全国26各省市建立了3000多个实验点,实验的主题也从中小学生能力发展和培养扩大到对教师素质提高和培养途径的研究,从单科的教学实验到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并先后主持了近10项这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课题。一大批实验学校和实验班的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获得了全面发展。他被誉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国家教委前领导何东昌同志曾表彰林崇德教授的教育研究实验为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专家与群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典范。
    林崇德教授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甚至有时都没有大年初一,在紧张的教学科研间隙,他不忘将研究成果总结整理。迄今为止,他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16部专著;主编了近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获得了24项奖项。《中国青年报》记者量了量他的著作的厚度为180cm,而他身高才169cm,称其为“著作等身”可谓名副其实。从中使他感受到:“师能”是党要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它是教师顺利完成任务的知、识、才的保障。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林崇德教授的一贯主张。在今天的师德建设中,还必须将“廉洁从教,尊师重教”纳入其中,才能在师德中展示师风。
 
    去过林崇德教授家的人,都会对他家客厅里摆放的小工艺品留下深刻印象。不过,吸引人的倒不是这些工艺品有多么的独特或珍贵,而是它们的背后或底座上贴的纸条,上面清清楚楚地写明了来历和缘由。其中一个孔雀开屏的雕塑上写着:1997年宁波讲课,未收报酬,宁波市教委赠送留念。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他,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担任宁波市教委教育科研课题的学术顾问,多次回去指导、讲课,但每次都是不要酬金,不住宾馆,不去旅游。这是《宁波日报》报道他“三不”的缘起。为表达对他的感谢,宁波市教委向他赠送了这一纪念品。
    他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穷教授傻博士”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知识分子获得工资外收入的途径和机会多了。但是,作为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坚持一条原则,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利用职权之便赚取不义之财、不法之财。作为研究生的导师,他从不接收在读研究生任何礼品;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成员,他一再婉拒多位兄弟院校领导与同行相见的要求,也不收取他们获准硕、博士点后的谢礼;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他从1995年起就主动坚持上交个人所得税……所有这些,他的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林崇德教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仅仅表现在廉洁从教上,而且还表现在尊重师长上。《光明日报》曾以《尊师爱生的楷模》为题在“名人专访”栏目中,作了这样的报道,作为已故心理学前辈朱智贤教授的弟子,他牢记是恩师含辛茹苦,把他培养为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从1978年到1991年朱老谢世的13年中,他对先生的照顾无微不至。朱老生前,林崇德只要不出差,必定每天去一趟朱老家,一方面向先生汇报所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展,另一方面照顾先生的饮食起居。1987年,林崇德应邀到美国讲学。他走后不久,朱老胸腔积水,师母杨敏老师苦不堪言。林崇德闻讯后,立即提前回国,照顾老师。朱老见状大喜过望,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1991年先生去世后,林崇德依然每周定期去探望师母,为他排忧解难。林崇德经常说:“尊重老师,不应仅仅是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老师的学术思想。否则,就说不上是真正的尊师。”他先后协助朱老主持了两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主编了上百万字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以及大型工具书《心理学大词典》。根据朱老的学术思想,他又和朱老一起撰写《思维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史》两部专著。朱老生前这样说过:“我的学术观点在崇德的帮助下,都公诸社会,我的学术思想后继有人。”朱老逝世后,林崇德还主持修订了朱老传世著作《儿童心理学》,进一步阐释了朱老的学术思想。朱老逝世10周年期间,林崇德几经努力,全力操持,终于为恩师出版了《朱智贤全集》。
    所有这些都为学生做出了榜样。现已是教授的一位学生这样说道:“先生尊师重教,对前辈礼敬有加;对同辈学者注重精诚合作;对晚辈学子则尽心扶持,甘当人梯。在先生的教导下,我知道有一种比做学问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一个品行端正、正直、善良、诚实和宽厚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是本校师生的行为准则,而且也是所有要成为“人师”者的师德规范。为了当好老师,当好导师,林崇德教授深感牢记校训的重要性。实践校训就是提高师德、为人师表“师风”的表现。当前,廉洁从教应看作师风或实践校训的关键。
    “认识自己,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林崇德教授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就教师的素质提出来的。他说,他自己大半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为探寻一个完美的答案在努力着。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时,林崇德教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向‘师范’,毕业后仍当教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可能就是一个完美的答案。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邮编:050024
冀ICP备18011017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630号
电话:0311-80789820  电子邮件:zzb@mail.hebtu.edu.cn